找到相关内容1235篇,用时4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净元法师著:大乘起信论述解(1)

    欲度有情至大涅槃,应当先发五种胜心。云何为五?一者,于诸有情普发平等大慈悲心。二者,于一切种智心退。三者,于诸有情起亲友想,于险难中誓当救护。四者,常于有情起负债想。五者,恒怀惭愧,何时偿毕?能发...修行,以六波罗密为行门,但尚未证得道果的菩萨。内凡位指十信位,谓能渐断见思二惑,得六根清净,但所证的理深,容易退失,虽得道果,却牢固。二、贤位菩萨-指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三十个阶位,虽已断见思惑,又...

    净元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2970233.html
  • 净元法师著:大乘起信论述解(2)

    宗旨在使众生于大乘法生起信心,而这个信心必须非常牢固,永不退,所以叫“信根”。根有二义:(一)能持义,自分失,即有力有能。(二)二生长义,胜进上求,即破迷解惑,生无漏圣道。佛法的道品中有五根-信、...识、非有非无”,即能除灭二见,舍离邪执。   四、三者,为令善根成熟众生,于摩诃衍法堪任退信故   本段的因缘为解释分第三项分别发趣道相。言证得信成就发心的菩萨,即能住于大乘法中而退,逐渐...

    净元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43070234.html
  • 菩提心影:人生篇(五)

      四宏愿发起以后,则进之以身心财法四种之布施(无钱者,身心法三者可以办到);精持戒律,遇事忍辱,发大勇猛,一心前进,誓退,定如须弥;自然一旦大智现前,愁不能成佛。兹作一次第表如下:(P 471...而身体强,渐渐懈怠堕落愿之乎?设不愿者,又必于诸善法,勤加精进,一心退,此谓“精进力”。  得人身矣,财亦具矣,相貌亦圆满矣,身亦强健懈怠矣,而神经错乱,举动恍惚愿之乎?设不愿者,又当常常一心,...

    慈航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80670434.html
  • 包容、和谐、快乐——弥勒信仰与和谐社会浅述

    宝行树。并有五百亿天女,立于树下,手提璎珞,发出微妙音声,演说退地法轮。另有五百亿龙王,守护宫墙。其时宫中,有一大神,名牢度跋提,从座而起,遍礼十方诸佛,发弘誓愿:“若我有福,应为弥勒菩萨造善法堂...袈裟,谁都不敢要,唯弥勒受之,并天天穿在身上,到处乞食,这引起一些比丘议论,但弥勒听了根本在意。所以,未来弥勒佛度化的阎浮提,树上都会长出华丽的衣裳。弥勒随释迦世尊出家时,常与大乘菩萨为伍,和文殊、普...

    潘建国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32370566.html
  • 具寿善现在《大般若经》第四会中的角色扮演

    例,来检讨尾山氏如何看待《大般若经》中的菩萨和声闻。以下,先将尾山氏的观点作一通盘的概说,作为讨论的依据。  首先,尾山雄一在该段落,提出初学菩萨和久习菩萨、退菩萨与一生补处菩萨、菩萨四阶位三个...方式来解读经典。不必再转太多弯,自己弄清,把读者也迷糊了。这是笔者在读经的过程中体会到的心得,但是,由于汉译佛典文字深涩,若没有经由善知识的带领,恐怕自己要读懂经文就不是那么容易。由此又彰显释尊教授...

    释性圆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10070837.html
  • 儒佛两家同体精神之对照

    其本体离乎一真心。此真心,即  诸法所同具的真实无妄清净无染之理体;此理体贯通十法界  而为一切法之真体,故名一真法界。  (六)菩萨,则「了知法界体性平等,普入三世,永不  舍离大菩提心,恒退...明道程子曰:「仁者以天地万物为  一体。莫非己也,认得为己,何所不至;若属己,自与己  不相干」。仁者之心,是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,故天地间之  事,即是己份内事,万物的苦乐,即是自己心上的苦乐。是 ...

    朱世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22670914.html
  • 敦煌佛经写卷题记之现实性

    大众。而一般大众,最重要的是做到「执  持名号」、「一心乱」(佛说阿弥陀经),则可往生极乐净土,永  退。  一般人听说净土,就想到西方的极乐净土,阿弥陀佛,念佛往生  。实则弥勒信仰之开展要早于...、超越有形生命之重重障碍。如此切重  生命之「要害」来谈说,则生命中之所有矛盾、危机,便不再困扰此  生,从而提升了生命存在之价值,追随着佛陀(圣的代表)的行迹,  甚且可授记作佛,达于永不退之境。...

    罗汀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535971065.html
  • 吴越诸王(893-978)与佛教

    此经安置塔中,能获福无量,必定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退。[79] 学者Albert Welter指出钱弘俶此举是效法阿育王建八万四千塔的事迹,[80]  钱弘俶于 967年亦曾迎阿育王舍利,奉于...瓘(932-942年在位),忠献王钱弘佐(942-947年在位),钱弘倧(947年在位)和忠懿王钱弘俶(947-978年在位),唯因钱弘倧只在位六个月即遭罢黜,且对佛教发展无特殊事迹之记载,故本论文...

    黄绎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1671217.html
  • 早期中国佛教的大乘小乘观

    退地。  由于大乘佛教初起,即视世界中一切事物、语言、观念  只是存在(所以「非无」),而不具实有(所以「非有」)  ,因此,存在世界的变化只是「幻」。既然是「幻」,那么  一切存在的事物的特性就...大乘佛典汉译的情形,藉以说明中国  佛教徒何以可能从零星而正确的翻译中,了解印度大乘  佛教。 三、说明中国早期佛教独特的大乘观的形成如何受中  国本土思想及上座部思想的影响。 四、讨论早期中国佛教...

    周伯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2571348.html
  • 中峰明本与日本入元求法禅僧

    《明本禅师杂录》卷中“示日本元禅人”保存了明本开示印元的一则法语,指出“此心迷成生死,悟成涅槃,然生死之迷固是难遣,殊不知悟之涅槃犹是入眼金尘”,要靠所参话头,斩断一切情妄烦恼,直下彻悟而退。[...乘之使以通和好。”并以武力相威胁说“以至用兵,夫孰所好。王其图之。”[3]日本拒不接受,所以首次出使“至而还”。此后,元世祖又多次派人出使日本,均无果而返。至元十一年(日本文永十一年,1274),...

    纪华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162473476.html